找到相关内容1223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什么是菩萨行?

    国土,利乐有情,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波罗蜜的航船,出离这种无尽无边的苦海。 《华严经》说,菩萨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2575271.html
  • 问:什么是菩萨行?

    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波罗蜜的航船,出离这种无尽无边的苦海。《华严经》说,菩萨以‘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70377771.html
  • 问:什么是阿閦佛?

    阿閦佛,意为无嗔恚、不动、无动等名号,密号为不动金刚,是他方世界的佛陀,在大乘佛法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主持东方净土的佛陀。 《阿閦佛国经》卷上记载,阿閦佛于因地时,在东方有阿比罗提(译为妙喜,甚可爱乐的意思)国土,大日如来出世,说菩萨波罗蜜。那时有一比丘,愿意修学菩萨行,大日如来对他说:“学诸菩萨道堪亦难,所以者何?菩萨于一切人民,即眷蜎飞蠕动之类,不得有嗔恚。&...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21778032.html
  • 如果不能落实,这佛法是白学了

    我们要真修行,要明白“修行”两个字的含义。“行”就是行为,我们身体造作、口中言语、意里面的念头都是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而菩萨波罗蜜,是六大修行纲领。 因为我们有贪心,佛教...般若”,对治自己的愚痴。 佛教给我们这条,你能够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上,你是行菩萨道。什么叫行菩萨道?换句话说,你过的是菩萨的生活,不是过凡人的生活。所以,佛法要落实才管用,...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4581429.html
  • 守持净戒者是全世界最上等的人

      《波罗蜜多经》中也讲了两个现象,证明持戒者是最上等之人。   第一个现象:譬如,一个地位卑贱的人,出身并不尊贵,自己也无能力利他,但因为守持净戒,竟能让全世界的总统、高官、富豪、学者都...高贵。   由这些现象充分证明:守持净戒的人是全世界最崇高、最优秀的人。   《波罗蜜多经》说:“云何能知戒为第一。若有众生能持净戒,虽处卑贱而非族姓豪贵尊严,亦非自力能益他人。以是净戒波罗蜜多...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持戒|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10111425262.html
  • 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两个意思。一是过程义,是指我们在完成一件事的过程,称曰波罗蜜,从这个意义上,古人译曰“度”,波罗蜜又曰度。一是究竟圆满义,是指一件事情彻底成就了,称曰波罗蜜,从这个角度,古人译曰“到彼岸”。  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中的前五种,并非佛教所特有,比如布施,佛教固然倡导布施,其他宗教乃至社会也提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无不如此。那么,世间的布施与佛教的布施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44569722.html
  • 改革民族心理为救国的标准

    大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在八难尤如自身在八难的大无畏大孟勇的志愿,为整个民族兴奋的救国的标准再以不共大乘的波罗蜜多主义做我们现代中国国民行为的指针,和养我现代中国民族伟大的国民性。甚么叫做波罗蜜多主义?就是:  波罗蜜多主义 1.布施波罗蜜多——反面即是悭贪  2.持戒波罗密多——反面即是犯戒  3.忍辱波罗蜜多——反面即是忿恚  4.精进波罗蜜多——反面即是懈怠  5.禅定波罗蜜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31964693.html
  • 从《大智度论·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度相摄观——以布施波罗蜜为中心的探讨

      从《大智度论·度相摄品》论龙树的度相摄观——以布施波罗蜜为中心的探讨  黄连忠  一、前言  在中国,龙树乏(Na^ga^rjuna;A.D.150-250)被尊为佛教的“八宗共祖”,...。首先是说明度相摄的哲学主体是“诸法毕竟空一,之后为济度众生所开展的善巧方便力,在此确立主体与动力根源:第二个子题是从有为法因缘果报到相续善法的回向菩提,做为趋入的方法:第三个子题是从先行布施波罗蜜...

    黄连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4964072.html
  • 论随喜福德

    起身、口业,和合是法,名为福德。从初发心行波罗蜜,入菩萨位,得十地,乃至坐道场,是中菩萨自修辐德和合得佛道,乃至入无余涅盘,灭度俊,舍利及遗法,皆是佛自身功德和合。因诸佛大乘人,行波罗蜜相应福德;相应者,除波罗蜜,余菩萨所行法,皆摄入波罗蜜中,擦说应波罗蜜和合。  诸菩萨以方便力,见他勤劳作功德,能于中起随喜,福德胜自作者。是随喜福德,即是实福德。所以者何?念过去佛,即是念佛三昧,亦是...

    智 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0466322.html
  • 佛教-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

    不住。菩萨觉悟到,在这种无常变化的汹涌波涛中顺流而下没有别的可做,只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样才能把握自己,自度度人,不被无常变幻的生死洪流所淹没,依靠菩萨波罗蜜的航船,出离这种...利,这就是菩萨以救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这就是佛教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这也是人间佛教的理论基础。   问:什么是波罗蜜?   答: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34054453.html